第(3/3)页 …… 莲舟岛依旧风雨不停,一艘小渡船看似浮在海上,其实却是悬停半空,绝不会触碰到莲朵。远处岛屿山巅之上再无光芒异彩。 有个一身粉裙的小姑娘猛然睁开眼睛,左右看了一眼,屋子里黑漆漆的,饭主儿也不在。她想挥手点灯,可使劲儿挥舞了几下臂膀,半点儿动静都没有。 妖苓哭丧着脸,辛辛苦苦修行三百年,如今啥都没有了。 小丫头一把掀开被子,光着脚丫子就下地,推开门之后左右看了一眼,见有个往下去的楼梯口,于是噔噔噔跑下船楼。 粉裙小姑娘下楼之后就看见两个人坐着喝茶,大喊了一声饭主儿就跑过去,纵身一跳爬到了张木流身上。 张木流故作惊讶,伸出手指头戳了戳妖苓的脸颊,疑惑道:“咦!小妖苓脸蛋儿怎么软的呀?莲花化身,应该跟莲藕似的,嘎嘣儿脆才是,以后妖苓饿了啃自个儿就行。” 小丫头翻了个白眼,也伸出手指头戳了戳张木流的脸颊,惊讶道:“咦!饭主儿脸蛋儿咋个软的呀?剑仙不都是很抗打的么?不过也好,肉质紧凑,扛饿。” 余莲舟与白麒麟被逗得哈哈大笑。 张木流按住妖苓的小脑袋使劲儿摇了几下,小丫头眼珠子转了几圈儿,说晕了晕了,紧紧抱住张木流的胳膊不愿撒手。 白麒麟笑着问道:“小丫头如今又是大活人了,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啊?” 妖苓一听这个,马上撇起嘴巴,闭眼嘟囔道:“一说这个就来气!我妖苓大鬼王,哦不,现在连大鬼王都不能叫了,苦兮兮修炼三百年,连人都没吃过,这才有了不禁打的元婴境界,给饭主儿一剑差点儿扎漏气了。现在可好了,成了个凡人小丫头,挥手点灯都不行。” 张木流瞪眼道:“还记这个仇呢?” 小丫头睁开眼睛笑嘻嘻的,说不记仇不记仇。 张木流摇了摇头,伸手抹了抹妖苓脚丫子上的尘土,手里变出来一双白色鞋袜,给小丫头穿上之后笑着说:“修为没了不打紧,咱再去修炼回来不就好了,最重要的是,小妖苓以后可以长成大姑娘了。以后一定会有个很喜欢妖苓的家伙,死缠烂打要娶你当媳妇儿呢!” 小丫头脸红不停,气呼呼的说:“咋就扯的这么远了?” 随后她哭丧着脸说:“娘亲给我的手链也没有了,我那块儿装着存粮的小石头也没有了,现在妖苓是个穷光蛋了。” 张木流微微张开手,一柄银色长枪便出现在手中,猛然间又变成了筷子大小。 青年笑道:“这是给你的重生礼物,可跟着我好几千年呢。” 小丫头还没发问,余莲舟却神色呆滞,瞪大眼珠子问:“好几千年?可我看你最多也才不到二十岁呀?你这么一说,咱俩谁是前辈还不一定呢!” 妖苓附和点头,嘟囔道:“原来饭主儿也是个几千岁的老妖怪。” 张木流伸手捏住妖苓的鼻子,对着余莲舟说道:“有些奇遇,加起来也就三千多岁,前辈在这儿都三千年了,所以我还是岁数小的。” 白麒麟咳嗽一声,比年龄大?我比你们加起来翻一倍还要大的多。 好像于女子来说,年龄大不是什么好事儿,所以白麒麟便再没出声儿。 小丫头不喜欢羊角似的头发,胡乱拆开那两个大丸子,又随便捏了一缕头发,把张木流手中变得极小的龙胆当做发簪,然后蹦到地上,跑到甲板淋雨。 不一会儿就跑回来了,一身湿哒哒的,撇着嘴说道:“好像又做了人了,淋雨也没什么不一样嘛!” 妖苓其实很高兴,因为她没让饭主儿失望。 …… 那艘渡船终究还是被张木流带走,变作个核桃大小,瞧着小巧玲珑。余莲舟不要钱,可张木流还是硬塞去一枚泉儿,说这就是买的了,自己安心点儿。 余莲舟神色古怪,说了一句:“这船的确可以跨洲,可……比那大渡船费钱的多,因为设计之初,就是以泉币作为动力的。而且不能长时间行驶,你只能每到一处海外岛屿便歇息一番。好处就是,这艘船要比一般的大渡船快的多。你贴着须弥山外的岛屿往胜神洲去,一个月应该可以到。” 张木流叹气道:“还好有个有钱的师兄。” 姜末航给了一只布袋子,里面全是泉儿,至少三百枚有的。 出了莲舟岛,张木流大吃一惊。 在莲舟岛待了这么长时间,出来之时却好像只过去片刻。 去时是后半夜,下弦月,来时依旧。 白麒麟淡淡道:“或许是这座莲舟岛不在这方天下,所以与这边儿天时不同。” 还能咋整?张木流又搞不清楚,只能先用这个由头儿安慰自己个儿了。 没再回去梓舟岛,也没去跟谯雪阳告别。那个死在洛阳城的年轻人,会有自己的路走。 于是便有一袭白衣背剑,肩上蹲着一头白鹿,怀里抱着个粉裙小姑娘,一路御剑到千舟最北边儿。 果然不出所料,最南边儿的岛叫粜舟,最北边儿的岛叫籴舟。 出了籴舟,又御剑出海千里,临近罡风所在才祭出那艘渡船。倒是不用费力驾驶,这船的坏处是费钱,好处就是花钱买省心,按照山海堪舆图给个岛屿位置,它就会自行往那处驶去。 即将要去的那个岛屿,名字极有意思,叫古坨岛。 小丫头如今复生,却与一般活人不同。常人都是魂魄在皮囊之内,而妖苓,如今身躯就是魂魄,也可以说是个没有魂魄的人。 妖苓还在先前的那个屋子,重生而来,是个寻常小丫头了,当然会很困。张木流不想逼着妖苓去重新修炼,得等小丫头啥时候想要练拳练枪了再说。 白麒麟也跑去船舱,不晓得在鼓捣些什么,于是此刻就剩下张木流一人。 有一袭白衣盘腿坐在甲板上,横剑在膝望着天幕,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。 张木流苦笑道:“难再闲,难在闲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