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三百零三节 潜流(1)-《我要做门阀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今年,已是六十有八,在十二执政中,年纪最大,资历最老。
    延和中,他就已经是两千石的燕相。
    延和四年入朝,拜任为御史中丞,永始二年升御史大夫,位列三公,与太子太傅上官桀、丞相张毅,并为国家重臣。
    虽然说,这个重臣也就是说说而已。
    那位丞相发起火来,所有执政加一起都得低头。
    但邓律依然借此,获得了巨大的权柄与想象不到的利益。
    御史大夫荥阳候邓律的名头,哪怕在这长安城,也是如雷贯耳。
    邓家依靠着执政大夫制度与燕王的后盾,这些年来日进斗金。
    他的几个孙子,甚至还在襁褓里,就已经有了关内侯的名位。
    女婿、故旧,千石、两千石不可胜数。
    讲道理,他该满足才对。
    毕竟,邓律自己都知道,其实他的才能,也就一般,不要说去和那几位致仕的执政相比了。
    便是那几个刚刚就任的年轻执政,也能完爆他。
    他能身居高位,不过是因为才能平庸,而且老实忠厚,肯听话,又有燕王背景,那位丞相爱屋及乌,有所眷顾。
    然而……
    从去年开始,一位位他的同僚,与那位丞相一起开创了永始盛世的执政卿大夫们,相继致仕、去国、出外。
    新的执政们,走马上任,抢班夺权。
    这让邓律慌张了起来。
    他才六十八岁,还年轻的很。
    还可以为汉家,为丞相效命!
    哪里肯致仕?
    更何况,他还看到了公孙遗死后的种种,见证了一个曾经车水马龙,迅速人走茶凉的例子。
    这就更加不肯挪窝了。
    于是,便对那位丞相的种种暗示,视而不见,装聋作哑。
    强行的赖在了御史大夫的位置上,以至于长安城中都有人做歌笑话他:无耻大夫,厚颜御史。
    他却无所谓,依旧强撑着。
    但,到得现在,旧技是再难撑下去了。
    因为,太子太傅上官桀,已经明确表达了明年出外的态度。
    这样压力就到了他这个御史大夫身上。
    更麻烦的是,上官桀可以去国出外,过个两三年就可以回来,又是一条好汉。
    而他的年纪,只能致仕。
    而一旦致仕,如今的一切,就将与他无关。
    最多拿到一个国公的封爵,一个大一点的封国。
    这怎么行?
    “丞相啊丞相……”
    “您会知道,这个国家,这个天下,是不能依靠那些年轻人,毛手毛脚的后生的……”
    “欲治国,还是吾等老成之臣,更加合适……”
    第(3/3)页